优秀毕业生风采展(二)|长春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李荣帅
发布人:学生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5-07-13   浏览次数:10

    李荣帅,男,中共党员,长春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5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上海天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工程师一职。

获奖经历

荣誉奖励

2021-2022、2022-2023学年中均荣获校“二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中荣获校“一等奖学金”;

2021-2022、2022-2023学年中均荣获校“三好学生”;

2021-2022、2022-2023、2023-2024学年中均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年荣获吉林省教育厅颁发的“吉林省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2023年荣获长春市“高校文明杯”活动“长春市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2024-2025学年中荣获校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友联络大使”。

竞赛奖励

荣获202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北部赛区一等奖; 

荣获2023年第六届中国虚拟现实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吉林赛区二等奖; 

荣获2023年吉林省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BIM)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荣获2023年第十七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三等奖; 

荣获2024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吉林赛区铜奖;

荣获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吉林省赛区本科B组二等奖;

荣获第十一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吉林省赛区本科B组一等奖; 

荣获202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吉林赛区二等奖。

软著专利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项:“一种智慧农业用大棚温湿度控制装置”;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2项:“智联万物控制中心平台 V1.0”、“智能温室管理助手软件 V1.0”。

在校经历

在大学期间,李荣帅在电气信息学院团委学生会担任多个角色,包括院学生会秘书部部长、海克斯电子专业社团社长及物联2102班级心理委员。他乐观正直,敢于吃苦,勇于当先。在社团工作中,他带领社团成员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授课学习,对参加专业竞赛的同学,进行赛前的培训指导,和大家分享竞赛经验,得到大家好评,社团学术氛围热烈,其社团内部累计荣获专业技能竞赛省赛三等奖以上37人次,国赛三等奖以上16人次;获得长建青春汇公众号的“活力社团”风采展示。在团委学生会工作中,他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担得起责任,对待问题耐心细致,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同学们的榜样。

四年来,李荣帅的学年综合素质测评位列专业第一,共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10项、市级荣誉1项、校级荣誉7项,这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与全面的自我提升。此外,在大三放假后,他选择离开学校,前往上海天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企业的实习工作,在外实习的一整年期间,他规划利用每月工资,独自偿还完成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近伍万元。其家庭的特殊性以及自身肢体功能的受限,一些限制性因素不能迫使他堕落,反而促使注定他不甘平凡的人生。他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怀有赤诚之心,懂得感恩,收获了学校学工处许多老师以及学院老师的肯定、鼓励、帮助与关怀。

经验分享

大学阶段有意识地锤炼几项核心能力至关重要,它们构成了我们个人成长与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石,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当下的学业精进上,更将深远地影响我们未来的职业道路、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是要学会探索:大学是知识的海洋,不要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主动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可以是尝试一门与专业看似无关但感兴趣的选修课,或参加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社团活动。广泛的探索能帮你找到真正的热爱,拓宽认知边界,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积累宝贵的“试错”经验。

二是要学会专注:信息爆炸的时代,诱惑和干扰无处不在。学会在喧嚣中守护内心的宁静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阅读一本艰深的著作,还是完成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竞赛,都需要全神贯注。刻意练习屏蔽干扰,在“心流”状态中体验深度思考与创造的乐趣,这种能力我认为是未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核心。

三是要学会复盘:大学里充满了尝试与挑战,成功固然可喜,但失败和挫折更是成长的加速器。关键在于学会复盘。每一次重要的考试、竞赛或活动后,都要花时间冷静回顾,目标达成了吗?哪里出了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养成定期反思、总结经验的习惯,能将每一次经历都转化为养分,避免重复踩坑,实现螺旋式上升。

四是要学会质疑:大学鼓励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对接收到的信息保持审慎的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这个结论的依据充分吗?逻辑是否严密?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或视角?在课堂讨论、论文写作中勇敢表达不同的见解。这种不盲从、求真知的品质,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五是要学会平衡:大学生活是多元的拼图,学业、社团、实习、兴趣、健康、社交、休息… 找到并维持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一门艺术。不要为了追求某一方面的极致而长期牺牲其他。学会评估优先级,合理规划时间,要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的身体、稳定的情绪和充足的休息,是高效学习和快乐生活的前提,真正的成长是全面而可持续的。

个人寄语

大学的这四载光阴宛若一条深情款款的河流,其中流淌着的是无尽的恩情,让我心潮起伏,久久难平。首先感谢学校对我细致入微的保护,让我能在这个平台下增长才干,收获知识。我还要真诚的鞠躬致谢所有关怀鼓励我的师友,感谢他们对我生活学习上的帮助,是他们让我阳光、使我温暖。我的行李中塞满沉甸甸的回忆与恩情——这恩情是来路亦是明灯,无论未来行至何方,我的心中将永远记得大家所赋予的深情滋养。至此祝愿学校基业长青,声华日盛。祝愿师友工作顺心,欢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