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学院举办学生工作队伍外出学习培训成果交流分享会|厦门培训队伍代表心理中心交流分享
发布人:学生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4-12-18   浏览次数:10

为了提升全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素养,系统学习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增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能力,以促进校内心理健康工作的整体提升。学校在今天举办了学生工作队伍外出学习培训成果的交流分享会,赴西安和厦门的两支辅导员培训队伍代表分别汇报了学习经验和成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马跃老师作为此次厦门学生工作队伍代表,在此次交流会汇报的主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预防对策》。

 

 

 

马老师在开始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当前时代算是匮乏还是丰裕?接着呈现两个数据:第一个是前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提到我们的人均年收入是3万人民币;第二个是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近十年来存款性公司的个人存款金额变化,是呈明显差距的上升趋势。这贫富的明显反差,更能印证了我们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用二八定律来讲,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的手上。剩下的人,就为了剩下的财富机械性地努力和焦虑。当今的时代背景充斥着不确定性、模糊性、易变性和复杂性,再加上战争、病毒、自然灾害等创伤,给人们造成了不安全感和匮乏感,加重了人们的焦虑。


接着又展开了一个有趣的话题,用“亡”进行组字,和“心”组成了“忘”或“忙”、和“目”组成了“盲”、和“草”加“水”组成了“茫”。这几个字正是当前人们经常产生的问题和困扰:经常忘事、效率低每天都很忙、做事盲目、前途茫然。随后引出当前大学生的四“无”现象:对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美其名曰为“躺平”、“卡皮巴拉”型的佛系不作为,实际是一种不确定压力的防御机制,逃避且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问题越积攒越多,就会造成心理问题加重的恶性循环。


随后马老师列举了我们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在心理健康工作上面临的挑战,其中亟待重视的就是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通过一个案例介绍了心理危机的几个阶段,并且解释了生态系统理论嵌套结构模型,阐明心理危机的严重危害性和影响性。

 

 

 

为了让辅导员们更直观体会到处理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困难性,马老师又在现场找到两位老师现场演绎还原了某高校发生的真实案例,由于教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都没有及时重视和干预学生的抑郁心理问题,导致了该学生火烧宿舍和跳楼自杀的惨剧发生,学生家长也闹到了学校,这个案例虽然在现场演绎地生动搞笑,但反思后却又如一把利剑狠狠戳穿了我们高校心理危机工作建设的薄弱壁垒,因此作为学生服务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扎实学习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知识,上医治未病,将心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随后,马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学生心理危机的几方面表现形式,我们用以识别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严重程度是怎样。还列举了我们对于心理危机的几种常见的误解,这也是我们开展工作常出现问题的地方。根据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和表现,马老师做了等级划分,并且给出了对应的处理对策和解决方式,其中也包含学生自杀的预兆、表现形式以及我们如何应急处理解决,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防止悲剧的发生。

 

 

 

此次马老师的学习经验交流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杀的表现形式,以及作为辅导员和相关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解决,怎样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把风险降到最低。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工作队伍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储备和技巧,还进一步落实了“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每位教师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能,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完成的更加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