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出去做核酸多穿点儿。”
“孩子,有什么心事,可以和阿姨讲。”
“孩子,是不是想家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
磨炼出许多优秀的抗疫队伍。
在长春建筑学院里,
有这样一个抗疫群体,
他们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
他们本可以留在家人身边,
但他们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做学生们的守护者。
面对封校、封寝的防疫要求,
宿舍成了学生唯一的活动场所,
这无疑对他们是个巨大的挑战。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几位
奋斗在抗疫一线的生活辅导员,
一起走进他们的一天。

生活辅导员的一天


6:00
天蒙蒙亮,当学生们还在睡梦中时,生活辅导员就早早地起了床,拿出自己的记事本,认真捋顺一天的工作。
随即,他们开始对学生公寓公共区域、公共设施、走廊、楼梯、扶手、热水器、洗衣机逐一精细打扫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确保消杀到位,为同学们做好前方保障。


7:30
由于学生都是线上上课,生怕学生睡过时间,他们就会非常耐心的挨个宿舍敲敲门,在楼道喊上几嗓子:“孩子们,起床吃饭啦,准备上课啦……”
在学校组织学生做核酸检测的时候,他们总是像家里的长辈一样温暖,嘱咐学生们“出去做核酸多穿点,别感冒了。” 每天的“唠叨”让同学们更有“家”的感觉。


9:00
为了方便学生志愿者开展进一步的消杀工作,生活辅导员为他们准备好消毒喷壶,提前配制好消毒液,还贴心的为学生准备一次性手套。
而每一次的消杀过程,他们都会进行指导,为了让志愿者们更清楚哪里是卫生死角,也为了让他们感觉到付出的辛苦,老师都有放在心里。


10:00
他们回到值班室认真整理同学们填写的报修单,看到寝室硬件设施如有损坏,会第一时间联系后勤处为同学们维修。
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化身成万能的“修理师傅”,自己能动手“解决”的小故障,都会第一时间为同学们修理好,让同学们感受到“长建速度”。


11:00
每到这个时间点,就是学生们取餐的高峰期,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他们会在取餐处进行全面消杀,并组织学生有序取餐。
在取餐高峰期过后,他们开始整理防疫物资。并再一次的对宿舍楼以及洗漱间和卫生间进行整体消毒。


13:00
他们协助辅导员组织学生去做核酸检测,并帮助辅导员分发抗原核酸检测盒,口罩等物品。“同学们,咱们一定要保持距离,做好防护啊。”
自长春市静态管理以来,学校组织开展了多轮核酸检测和自测,每一次他们都会不厌其烦的为同学们讲解核酸检测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配合。


15:00
他们会通过班长群了解到学生们在生活上情绪,时刻关注关爱同学们,及时掌握大家的心理动向,以便更快速的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有的同学出现了心情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他们就像爸爸妈妈一样与同学进行谈心疏导,尽可能的让同学们消除心理困惑。


18:00
他们会组织每个宿舍的宿舍长进行线上会议,嘱咐同学们在宿舍里禁止使用违规电器,每天要按时对宿舍进行消杀,按时测量体温,按时开窗通风。
同时他们还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同学们不信谣,不传谣,不厌其烦的叮嘱,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工作的负责,也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19:00
他们又不辞辛苦地走过每一间学生寝室,细心观察学生的生活状况,查看有无突发情况。

21:00
直到晚上21点整,他们才默默地将公寓大门上锁,结束了这看似平凡而又琐碎的一天。
END
他们的一天或许没有波澜,或许看起来那么平凡普通,但他们的一天又是充实而忙碌的。他们将这些看作一种责任,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最贴心的照顾献给可爱的同学们,在疫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他们毅然选择了守护在学生身边。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坚守岗位,做学生的守护神。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的真谛,似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位同学的心。